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平南三桥突破最大难关 主拱两翼亲密“吻接”(2020-01-12)

来源:党办校办、校务督查办、新闻信息中心     文字作者:刘娜利    图片作者:郭晓 刘娜利    发布时间:2020-01-12    阅读数:

字体: [ ]

1月10日上午,风含情水含笑,国旗高扬,人声鼎沸,平南浔江之畔如节日般喜庆。随着最后一处拱肋连接点顺利完成临时焊接,由我校郑皆连院士主持建造、架通浔江两岸的世界第一跨径大桥平南三桥主拱肋实现精准合龙。标志着大桥建设攻克最大难关,取得阶段性关键成果,这是我国大跨径拱桥建造技术的又一新突破。

大桥合龙中

大桥合龙中

大桥合龙后

原来名称也丢了

大桥合龙后

该桥由郑皆连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业主,广西路桥集团公司施工。郑皆连院士,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廖文军,国家设计大师、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经理孟凡超,国家设计大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马庭林,中交集团养护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毅谦,以及广西大学、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平南民众等共同见证大桥合龙。

原来名称也丢了

郑院士(左七)与专家及建设者合影

自2018年5月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在郑皆连院士的指导下,历时1年8个月的精工匠造,圆满完成组建构建任务,至此,这座承载着广西发展战略,肩负着平南人民重托和期盼的大桥顺利完成2/3建设工程,从时间和技术均实现“过程最优、结果可控”的目标。孟凡超说“这是一次高精准合龙,符合我国桥梁高质量发展理念,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重要成果,是高质量建设桥梁的标杆,引领着拱桥建设的发展趋势”。马庭林说“这一合龙标志着桥梁状态实现根本性改变,体系转化完美完成,桥梁自此安全了”。郑皆连院士说“这是所有参建单位通力合作的结果,真正实现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建筑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一成果的取得,是郑皆连院士呕心路桥的又一写照。

原来名称也丢了

央视、广西卫视、桥梁杂志社、科技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等媒体采访郑院士

“倔老头”叫板,节省经费近亿元

在业界,郑皆连院士的“倔”无人不知,皆因他在路桥建设从方案到技术、到经费投入等所有过程的要求都十分“苛刻”,经常叫板权威,或推翻众人的既成方案,只要存在不合理、不合适、不规范,即便所有人反对他也决不会妥协。他既要科研的不断创新,还要技术的精益求精,更要经费的省之又省,像对待生命一样呕心打造自己的每一段路桥旅程。也正因为这个“倔”,使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路桥人生路上,创造了多个奇迹,赢得了多个第一:广西第一条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广西第一座无支架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箱拱桥——来宾红水河大桥,世界第一座跨径超500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合江长江一桥(波司登大桥)……。世界桥梁大会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银奖、李国豪原创桥梁技术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他用实干担当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指示精神,为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平南三桥建设更是源于他的“倔”而再次造就了一座大桥的高质量、高效率和低造价,创造了郑皆连院士路桥人生的又一经典。

原来,平南三桥最初的设计方案并不是如今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桥型,而是悬索桥、斜拉桥。2017年,郑皆连院士在参加该桥初步设计方案评审过程中,像往常一样,他依然用“放大镜”“显微镜”和“铁算盘”仔细研判设计图纸,反复推敲工程造价,结果他发现了诸多不合理,随即“毫不客气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认为钢管混凝土拱桥桥型经济性能高、耐久性好、养护成本低、刚度大,跨过浔江最为合适,而且平南县政府财政收入不高,还要考虑当地民生问题。他一“倔”到底,很快就写好具有详细数据和论点论据的建议书,并与建设管理部门联系沟通,极力推荐这种适宜的桥型,最终交通部、自治区交通厅以及相关专家认为他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更有感于这位年近80岁老人的责任担当,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的施工图设计方案造价证明这种桥型总经费比原方案少了近亿元。而如今拱肋合龙这一关键性技术的成功突破也证明了他选择的正确性。同时依据郑皆连院士主导思想建造的此类大桥将在广西西江、左右江、红水河流域的跨江桥梁建设中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重点项目川藏铁路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东盟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蕴藏着巨大的技术经济价值。

每个节点到位,整个过程精准

自大桥开工建设以来,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地质条件复杂等多重压力,在郑皆连院士的指导和带领下,全体参建者同心一德,顽强应对挑战,坚持“高起点、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率”理念,精准定位、精心策划、精细布局、精致施工。聚焦技术创新,将行业前沿的装配式、智能化技术引入缆索吊装系统,实现每天完成一个拱肋节段安装的速度,为拱肋合龙提供了可靠保障。优化组织管理职能,把流程化和计划管理落实到细节中。从钢结构高精度加工,到603公里超长水路运输,实行全程跟踪把控,确保各个环节高效衔接。2019年10月12日开始首段拱肋吊装至实现如今575米跨径拱肋的合龙,安装仅仅用了90天,打破了获得世界桥梁大会最高奖的合江长江一桥创造的105天安装完成36个拱肋节段的纪录。平南三桥主拱肋共有44节段,单侧拱肋22节段,最大悬臂287.5米,最终的合龙段为第11节段。

其匠心铸就的精准度从钢结构加工制造环节即可体现,为了能在出厂前就达到线形要求,项目组从钢结构加工制造的第一步开始进行严格把控。首先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用在模型上获取的准确数据指导施工。其次对层层工序精细把关,每道工序每个零件严格进行检验复核,严禁任何不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哪怕一颗有瑕疵的螺丝钉。而在下料过程中,采用全过程不间断跟踪,复核下料尺寸精度,确保下料尺寸控制在正负1毫米内。所有筒节实施全数检验,椭圆度控制正负3毫米内,对接错边量全数小于2毫米,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了装配精度。最后焊接工序皆为一次焊接法,所制作的节段无一返工。像“绣花”一样精工“绣出”每一道工序。

郑皆连院士说,“平南三桥建设难度和管理难度都很大,但项目各个施工节点都能按照施工计划完成,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平南三桥项目经理杜海龙说,“如此高精准的合龙,源于郑院士团队对高质量的执著、对大小细节的‘苛刻’、对每个工艺的匠心”。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玉说,“地连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正好在广西年温度最低的季节进行,拱肋安装又安排在无台风影响的时间段,管内混凝土灌注时间也将在广西气温最低的时间进行,这样的施工规划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和难度,体现了郑院士团队对该类桥梁施工的掌控能力和建设水平”。

如同养孩子,呵护大桥“健康长大”

“昔日此处是一片养鸡场,环境脏乱。沟通浔江两岸的是木船,遇到大雨天气,船只无法通行,要前往对岸,绕道走需要大半天,人们苦不堪言。如今,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座大桥飞架而起,由于建设过程融入环保措施,周边树绿了,花开了,水也清净了。”郑皆连院士感慨万千。

在建造过程,他像养育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大桥一天天“长大”。尽管经历过修桥铺路大风大浪的他,已经无畏无惧,但对建造每一条路每一座桥他都不会掉以轻心,都谨小慎微,因为在建设过程会遭遇天气、操作等方面诸多不可控,因为安全和质量缺一不可,涉及国家利益、关乎民生福祉的事都是天大之事。而浔江两岸特殊地质结构所导致的一系列建设难度,使他更无法淡然。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在南宁的家里,临窗远眺,将关注的目光久久、久久投向大桥的方向;多少个烈日之下,他顶着酷暑连续数小时在现场指挥和勘察;多少次打电话,他向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仔细询问建设情况,并就质量和安全千叮咛万嘱咐。地下的一层一层浇筑巩固,地连墙梯的一阶一阶建起,拱圈的一节一节焊接,腹杆的一条一条撑起,每一环节、每一道工序都紧紧牵动着他的心。每一个过程都是完善了再完善,每一道工序都是模拟了再模拟,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也无法让他“高枕无忧”。因为合龙之前,不管方案如何完美,技术如何高端,一切都还属未知。

如今最大难关已过,他放心了,接下来的建设已经运筹帷幄,他和建设者一起,决心乘胜出击,奋力决战,向着高品质,与时间和速度赛跑,争取今年把大桥建成,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在他黑发年少之时,广西遇水只见木桥,每逢洪灾即毁过半。当他鹤发古稀之年,一座座水泥钢筋铸成的桥梁已然成为广西人民习以为常的坚固坦途。如今,又一座彩虹正在飞架浔江,联通两岸,看着这一新突破,看着自己风雨砥砺、呕心路桥大半生的又一个好结果,老人笑了。

“非常自豪!师从郑院士使我有幸领略‘世界第一’的壮阔并和大桥一起成长。”郑院士团队成员、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正教授说。

“建桥路上,我听过洪水最可怕的咆哮,我熬过冬天最寒冷的长夜,我挺过抢险日夜连续奋战的疲劳,但人生能有几回与大师并肩?又有几次拥有参建‘世界第一’的荣光?我骄傲!”“是我们父辈年纪的院士一直都带头攻坚克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这是参见者由衷的声音。

“这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由后来者建造。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能力建造更大跨径更高品质的拱桥,让中国的路桥强起来”,郑皆连院士字字铿锵。

后记:合龙仪式结束后,郑皆连院士主持召开平南三桥主拱肋管内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会,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并达成共识,形成评审结论,就下一步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编辑:刘娜利

上一条:机关党委到广西大学科技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20-01-13)

下一条:“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主拱实现精准合龙(2020-01-12)(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