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教师节专辑】躬耕杏坛育桃李 春风化雨铸师魂(五)(2024-09-13)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字作者:各学院    图片作者:各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13     阅读数:

字体: [ ]

编者按: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对2023年9月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表现突出的67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广西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联合各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举办了广西大学第28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共评选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60名。经征求个人意见,现将部分教师风采予以展示。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为老师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与最诚挚的感谢,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贾鹏飞

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城市大脑专委会委员,《计算机与自主智能研究进展》编委,《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青年编委,长期从事气敏材料和智能算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落地。

学生眼中的他:贾老师是一位备受尊敬和爱戴的导师,他的教学风格独树一帜,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更重视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他的课堂上,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能掌握专业知识。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贾老师始终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初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生铺就成长的道路,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生价值观。他不仅是学术的导师,更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以高尚师德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学子,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他对学生说:在知识的海洋中,让我们共同探索电气工程的奥秘,感受电流的脉动和机器的轰鸣。愿你们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培养出创新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携手并进,以科技的力量点亮未来,用智慧和汗水铸就辉煌。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未知,帮助国家攻克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问题,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卓越人才!

刘琪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混凝土材料多方面性能研究。在指导研究生科研期间,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指导,关心学生的生活,提供学术与生活的双重支持,与学生亦师亦友。

学生眼中的他:刘琪老师以其高超的专业素养和温暖的个性深受我们喜爱。他总是耐心倾听,尊重我们的想法;他热爱科研,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勉的生活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他的指导下,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他总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他对学生说:世界有80亿人口,然而能与你们相遇的可能只有10万人,甚至能和你们熟悉的只有几千人。我很荣幸能成为你们人生中的一部分,能让你们140亿个脑细胞间几万个突触的连接发生小小的改变。你们将要面对的世界在不断变化,你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人也在不断成长。虽然万物都可能藏在你们记忆的角落,但我希望,在某个瞬间你们忽然想起时仍能露出微笑。愿你们能足够幸运,过你们想要过的日子,记住你们想要记住的人。

段文贵


化学化工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广西大学教学名师,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理事,广西本科高校化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工程学报》杂志编委。编写出版教材4本,主持完成有机化学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学生眼中的他:段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上他的课,不仅可以吸收到新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段老师不只是在学业上,更是在我们个人发展上给予了指导与帮助。他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他带过的学生,他把学生当大家庭的一员,是一位让人尊敬的好老师与好导师。

他对学生说: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中心科学,化学世界神奇巧妙、大有可为,坚信选择化学类专业一定大有前途。天道酬勤,人世间从来没有不经勤劳而成就的天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了,肯定就会有收获!

黄汝维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安全、隐私计算、同态加密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际、国内SCI(El)期刊《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Neurocomputing》《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Journal of Kings aud University-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Applied Sciences》《Mathematical Problemsin Engineering》《Internationa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厅级项目6项。

学生眼中的她: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黄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是无可估量的。她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在科研过程中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她细致入微的指导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使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受益匪浅。

她对学生说:在学习和生活中,困难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迎难而上。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克服障碍,实现自我超越。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努力,你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张媛媛

海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洋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省部、市级科研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

学生眼中的她:张老师学术造诣深厚,研究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她不仅鼓励我们发表见解,激发科研热情,更注重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当我们在科研中遇到困惑时,张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问题,使我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在生活中,张老师关心学生,耐心倾听,给予诚恳的建议。她的言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对我们的学术发展与个人成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对学生说:希望同学们以梦想为指引,脚踏实地,奋勇前行。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梦想因坚持而闪耀。愿你们在追梦的旅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赵帅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八桂青年拔尖人才,近年围绕“甘蔗渣的高效生物转化及真菌中多糖降解酶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开展原创性工作。

学生眼中的他:赵老师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他总是以极大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个教学细节,精心备课,确保教学内容清晰易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面对学生的问题,他总是耐心倾听,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他还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他平易近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莫大的信任,从而更加愿意积极学习。

他对学生说: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每一份付出都会在未来以某种形式回报给你们。作为老师,我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陪伴你们成长,见证你们的蜕变。我深信,你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只要愿意探索、学习和尝试,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以,勇敢地追求你们的梦想,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和成就感。永远保持好奇心,对世界保持热爱,对未知保持敬畏。在知识的海洋里,愿你们像勇敢的航海者,不畏风浪,勇往直前。

韦茂贵

农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木薯良种培育中心负责人、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主要进行木薯高产高效的栽培与利用研究。曾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讲“作物品质分析”“经济作物栽培”等课程。积极参与由教育部思政司、中国大唐及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主持的广西大化县丹桂村“科技小院”建设工作。

学生眼中的她:韦老师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树立了学术上的典范,激励我们勇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在学术指导之外,韦老师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她平易近人,耐心倾听我们的心声,在我们迷茫、困惑时,给予我们温暖的关怀与切实的建议,帮助我们调整心态,重新找到方向。在日常相处中,韦老师更是以身作则,因材施教,不仅传授我们专业知识,更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即便学生走出校园,韦老师依然关怀备至,乐于分享宝贵经验,提供无私的帮助与支持。

她对学生说:亲爱的同学们,有幸与你们因农结缘。“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敢于创新,坚守学农爱农的初心,勇担兴农强农的使命,夯实专业技能,丰富知识储备,让青春在希望的田野熠熠生辉,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添砖加瓦。

陈海兰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农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药理毒理学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兽药残留与动物疫病快速筛查技术、脑-机接口炎性反应机制与调控策略,主讲“兽医药理学”“兽药和疫苗创制与应用”“生物技术制药”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其他科研项目8项。指导国家奖学金获得者4名,优秀毕业生5名,优秀毕业论文3篇。

学生眼中的她:陈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以卓越的专业知识引领我们前行,更在心灵上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在科研工作中,她的激励和教导让我们深受启发,帮助我们克服课题瓶颈,培养了我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在职业规划方面,陈老师更是倾囊相授,提供了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这些建议充满了对学生个性与未来前景的深刻理解与尊重。陈老师的辛勤耕耘与专业精神,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在学术与人生的征途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她对学生说:科研之路虽不平坦,但充满探险乐趣。祝愿同学们一路风雨兼程之后,抬头所见皆是灿烂阳光,收获累累硕果,成就更好自己。

苏凯

林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林业科学》等期刊青年编委。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多次赴雅长林场、贺州市八步区林业局开展科技助林活动,提升继承技术骨干无人机使用技能,扩展无人机林业应用场景,助力林业基层单位打造“空中护林队”、守护“绿水青山”。

学生眼中的他:苏老师不仅是一名认真负责的老师,更是一位引领我们大胆向前追求的亲切朋友。他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使课堂氛围充满活力和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乐于探究、敢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此外,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苏老师总是乐于倾听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和帮助,像一束光照亮了学生科研探索之路。

他对学生说: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闫卫平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以及最优化控制,主讲“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等课程。担任2个SCl检索期刊编辑和多个SCI检索期刊审稿人,美国数学会评论员。在《MathAnn》《SIAM JOptim》等国际著名数学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西杰出青年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7项。

学生眼中的他:闫老师渊博的学识和无尽的热情始终是我们求学路上的坚实后盾。他不仅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传授专业知识,解答我们的疑惑,更是在生活的点滴中给予我们无尽的鼓励与支持,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闫老师的教学方式独具匠心,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赢得了每一位学生的深深爱戴与尊敬。

他对学生说:学习数学不仅是掌握一门学科,更是培养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的道路充满未知,我希望你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在追求知识的旅程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人才。

薛强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广西大学东盟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国际传播。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多篇。坚持用“三全育人”理念,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育人相联结,与学生为友,关心学生升学和就业。

学生眼中的他:薛老师不仅学识渊博,更以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引领我们探索新闻传播学的奥秘。课堂上,他总能将复杂的理论配合自己的经历讲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他对学生说: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你们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子,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新媒体技术,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愿你们用手中的笔、镜头和声音,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光明。在新闻传播的征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李国梁

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PA导师,长期从事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领导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SSCI、CSSCI期刊等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主讲课程入选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第三批“广西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

学生眼中的他:李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温润儒雅、富有责任心的良师。他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学生们在论文撰写与学术科研道路上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启迪与指引。他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还不断鼓励学生们发现并运用自身的独特优势。

他对学生说:研究生生活充满学术挑战,从课程论文的初探,到期刊投稿论文无数次的修改;从开题构想到预答辩通关,从外审的忐忑到激烈的答辩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学术难关。希望同学们静下心来,受得住寂寞,专注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文献研读,以科研项目、高水平期刊论文为抓手,掌握多样研究方法,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依托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调查培养学术洞察力,在导师引导下探寻学术道路上的机遇,实现未来的无限可能。

林轲亮

法学院副教授、民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律文书研究会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和实务相关工作。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各类刊物30余篇、独著和参著专著10部。

学生眼中的他:林老师学识渊博,对民事诉讼法有着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他独具匠心的授课方式,总能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融入生动具体的案例,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他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更是耐心备至,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法律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有道德、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法律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对学生说:法律之学是规则之学,作为学习法律的精英,理应敬畏规则。社会有规则,学习生活也有规则,大学不能只是大概地学一学,应当跟从学习的规则、规律努力汲取知识。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要在象牙塔里做好储备,毕业时才能从容不迫地说:“剑已然配妥,出门笑对江湖。”

梁建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君武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独著、参著《穿越意识形态终结的幻象》等著作9部。

学生眼中的他:梁师者,良师也。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吾师常言为学之道,首在立人,立人之本,在于心正。吾师行为端方,处世坦诚,乃弟子行得正,坐得端之表率。吾师熟读马恩,学识广博,才思敏捷下笔千言,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既注重理论基础之扎实稳固,又强调实践运用之实事求是。吾师之答疑解惑,如庖丁解牛,剖析入微,直中肯綮,令弟子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求学之路,遇良师为幸,得挚友为乐,吾师兼而有之,其教诲如涤尘之清泉,其关怀似驱霾之暖阳。吾等学子,得遇梁师,实乃三生有幸,当勤勉向学,不负师恩。

他对学生说:新时代青年绝不可用似是而非的所谓生活话语消解理想信念,善做明德、明志、明理、明道之人,以扎实、果敢、坚定之行动,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杨蕊

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休闲体育方面的研究,主讲“体育管理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产业前沿”等课程。从教5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区级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1项,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以上,指导的学生中有4名获广西大学优秀毕业生,其中1人获广西大学校长奖学金。

学生眼中的她:杨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储备,总能将复杂概念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展现了她深厚的学术功底。同时,她具备崇高的师德与强烈的责任感,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挖掘潜力。她用爱与智慧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她对学生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学会判断,学会坚守,世界如此多姿,你们要更加大胆自如,有时你们远比自己认为的更有光芒。

陈伟宏

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团委副书记(兼)。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战略与创新管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担任国内外多个主流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指导学生连续2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在多项高级别赛事中取得佳绩。

学生眼中的他:陈老师可以称作是“六边形战士”,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还是在学生工作方面都非常出色。作为教师,陈老师上课严谨认真且条理清晰。作为导师,陈老师广博的知识面使我们在交流时感觉如沐看风。此外,他的身份还有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比赛的指导老师、“陈哥”,等等。他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中,群众口碑非常好!作为他的学生,真的很幸运!

他对学生说:明确前行的方向,勇于追求,奋勇拼搏。即便在旅途中偶有迷茫,也无法阻挡承诺坚定者的探索脚步。在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同在,诱惑与考验并行,这要求我们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做足充分的准备;同时,也需要取舍清晰,适时拒绝那些偏离轨道的诱惑,坚守内心的理想信念。愿同学们既能仰望星空,怀揣远大梦想,又能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最终奔向那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

编辑:苏锦春

上一条: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上岗仪式及培训在我校举行(2024-09-14)

下一条:我校举办离退休教职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