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2025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讨会在我校举行(2025-08-27)

来源:法学院    文字作者:韦兴剑 梁颖    图片作者:汪月如 法学院    编辑:潘悦凝     发布时间:2025-08-27     阅读数:

字体: [ ]

8月22日-23日,由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究院(AIADR)、广西大学、南宁仲裁委员会(南宁国际仲裁院)联合主办的2025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梁和民,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夏国恩,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究院主席孙德拉•拉朱等出席研讨会。

梁和民指出,广西正打造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涉外商事纠纷需求增长,研讨会聚焦“智解东方”主题意义重大。他围绕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体系完善,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要以制度建设推动区域法治交流合作,广西目前已出台多项涉外法规与方案,后续将深化与东盟等重点区域法治交流;要以平台机构创新打造开放服务新高地,南宁仲裁委员会已入选培育试点,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实体化运行;要以科技创新为法律服务注入新动能,加快开发智能平台,建设数据库与法律大模型,为纠纷解决提供科技支撑;要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争议解决提供智慧支撑,通过开展常态化专题培训、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库等方式,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夏国恩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们表示欢迎。他指出,面对亚洲争议解决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法学智慧与科技力量的交响共鸣。我校将整合法学等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学术创新、平台建设、数字赋能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为促进区域法律协作贡献更大力量,为区域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筑牢法治根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孙德拉•拉朱指出,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究院是2018年成立的非营利机构,致力于推动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发展,服务多个地区。本次研讨会以“智解东方:在亚洲数字化浪潮中奏响争议解决的未来交响”为主题,旨在探讨数字技术与传统争议解决融合等问题,期待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共促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发展。

马来西亚联邦法院前首席大法官、东盟法律协会主席东姑•麦润应邀为会议作主旨演讲。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牛津式辩论等形式展开观点碰撞与学术交流,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等技术对亚洲及全球替代性争议解决领域的重塑作用,共同探讨数字化浪潮下争议解决新路径。

本次会议围绕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争议解决环境搭建合作桥梁,促成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包括由东盟法律协会、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广西大学、南宁仲裁委员会(南宁国际仲裁院)等多家机构参与签署了22份国际合作协议,在跨境纠纷多元化解、法律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合作共建关系;揭牌成立了南宁国际仲裁院调解中心,发布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究院在线争议解决ODR系统,拓展了广西参与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平台和渠道;实施了广西首个获得国际调解协会权威认证的国际调解员培训项目,为国际争议解决领域充实了专业人才储备,为国际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今年5月30日国际调解院公约在香港签署生效后,广西举办的首个调解仲裁领域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也是我校积极响应国际仲裁和调解机制创新、促进中国—东盟法律交流的重要举措,对我校融入中国与东盟及亚洲、欧洲各国在国际争议解决领域的深度协作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来自14个国家及地区的调解仲裁机构负责人、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法律从业者300余人参会交流。

一审一校:余云宇

二审二校:潘悦凝 苏锦春 蒙江勇

三审三校:欧阳雄姣

上一条:河池学院中层及以上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2025-08-27)

下一条:我校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案例获评中国多媒体大会卓越实践奖(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