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广西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二)(2025-10-26)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字作者:师生    编辑:蒙江勇     发布时间:2025-10-26     阅读数:

字体: [ ]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广西大学的师生们通过多种方式关注全会盛况,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党委统战部部长 姚作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十五五”擘画了宏伟蓝图。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法宝作用,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深刻理解党中央战略部署,引导党外人士为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让统战工作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助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广西大学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李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将紧扣全会要求,聚焦政治监督首要职责,紧盯思政教育等关键环节,筑牢意识形态防线。针对师德师风、招生录取、科研经费、基建工程、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深化正风肃纪反腐,严查侵害师生权益问题。同时推动完善权力监督体系,以精准监督护航“双一流”建设,守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当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忠诚卫士。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处处长 申佩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的发展信心和战略定力,为我们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学校人事人才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难点和问题,以“聚人才、稳队伍、重贡献”为思路,推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梁志坚:作为工科学院的党委书记,我将带领学院师生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具体工作中,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目标,发挥学科优势,推动新兴前沿技术与电气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走进东盟拓展学院国际化办学,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能源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绿色能源事业发展。

化学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 秦祖赠:我们将全面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潜心教书育人,深耕八桂热土,以科技赋能地方发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协同共进,以西大人的实干担当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以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国家强盛之基。

林学院党委书记 黄里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发展定下了宏伟目标。全会指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林学院要以保障国家林木安全、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使命,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院文化建设及内部治理的全面提升,为广西万亿元林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林业智慧。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李伟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宏伟蓝图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等重要部署,为新闻传播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新闻与传播学院将通过构建“党建+学科建设”融合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全媒体传播能力培养,引领师生在舆论引导、文化传播中主动作为,既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又传播壮美广西建设成效,以专业力量增强新时代文化的价值感召力与国际影响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凝聚磅礴舆论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莫柏林: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十五五”规划的目标和方向。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在具体工作中要强化政治引领,把准目标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师生员工在党的领导下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姜玮: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教育和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办学治院全过程,聚焦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家战略,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和智库研究的质量与效能,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合作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 甘敏思:作为整合自治区牧草工作站、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资源成立的综合性平台,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肩负着农业科技推广、牧草种业创新、管理运营农科新城的重要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为谱写新时代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农发院的坚实力量。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银宁: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使命在肩。我将立足岗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全会精神融入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学子将专业所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绿色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深耕本领。以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积极搭建产学研实践平台,激励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交通强国、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自治区级青年人才、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丁江:作为高校教师和机械科研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关键装备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19+6+N”产业体系中展现新作为,为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和壮美广西贡献广西大学机械人的智慧与力量。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孟勇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兼具教学与科研职责的高校教师,我深受鼓舞,更觉重任在肩。我将聚焦绿色建筑材料研发和防灾减灾等土木领域的关键方向,着力攻克工程难题;在教学中融合思政内容,培养更多理想信念与技术能力兼备的专业人才,为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壮美广西建设贡献西大土木人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化学化工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 刘济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让我倍感振奋。作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生,我深知化工新材料、绿色化工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对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青年科研人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方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实现价值。科研路上,我将锚定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在导师指导下深耕绿色催化、高分子材料等方向,探索“人工智能+科研”新范式,提升研究效能。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鲁梓娴: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使命在肩也备受激励。数学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根基,在专业课学习中,我立足算法优化与数据建模,参与的“智能数据分析”课题正响应全会“加强原始创新”的部署。从推导核心公式到优化模型精度,每一次演算都是为科技攻关积蓄力量。我将持续筑牢专业功底,主动对接数字中国建设需求,以扎实的数学能力助力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路上的践行者。

一审一校:苏锦春

二审二校:韦俞妃

三审三校:欧阳雄姣

下一条:广西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