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主拱实现精准合龙(2020-01-12)(2020-01-22)

来源:新闻信息中心     文字作者:刘娜利    图片作者:无    发布时间:2020-01-12    阅读数:

字体: [ ]

1月1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处拱肋连接点顺利完成焊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担任专家组组长、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跨径拱桥的平南三桥主拱肋实现精准合龙,标志着该桥突破最大技术难关,实现“过程最优、结果可控”的目标。

国家设计大师、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经理孟凡超说“这是一次高精准合龙,符合我国桥梁高质量发展理念,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重要成果,是高质量建设桥梁的标杆,引领着拱桥建设的发展趋势”。国家设计大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马庭林说“这一合龙标志着桥梁状态实现根本性改变,体系转化完美完成,桥梁自此安全了”。郑皆连院士团队成员、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正说,为了保障大桥的顺利合龙,郑皆连院士及其团队作出了重要贡献。郑皆连院士首创“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智能张拉”核心技术,以“力主动控制”代替“刚度被动控制”,将200米高的塔架偏位始终精确控制在20mm以内,为大桥高精度顺利合龙提供了关键保障。

平南三桥自2019年10月12日开始首段拱肋吊装,至今日合龙,安装仅用90天,打破了合江长江一桥创造的105天安装完成36个拱肋节段的纪录。主拱肋共有44节段,单侧拱肋22节段,最大悬臂287.5米,最终的合龙段为第11节段。第11节段长31米,高9米,重达163吨。合龙口弦管对接误差小于3毫米,拱轴线横向偏位小于10毫米,拱圈线形与目标线形偏差小于30毫米,精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平南三桥位于我区平南县西江大桥上游6km处,是荔玉高速平南北互通连接线上跨越浔江的一座特大桥。大桥全长1035米,主桥跨径575米,2018年8月开工建设。平南三桥的建设开创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修建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先河,并为跨径700米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建造提供坚实的技术和实践支撑,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拱桥建造技术的进步,大桥建成后将是拱桥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同时也将成为中国桥梁国家新名片。

作为在建最大跨径拱桥,平南三桥较之此前建设的拱桥实现四大突破,一是该桥建成后将刷新世界拱桥跨径记录,超越朝天门长江大桥的552米跨径,成为世界第一跨径拱桥;二是首次将地下连续墙应用于大跨径拱桥拱座基础施工,开启复杂地质建设拱桥新模式;三是缆索系统跨度601米,装配化塔架高度200米,拱肋节段最大重量214吨;四是首次应用C7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主拱肋管内灌注,单根管一次灌注973立方米,采用四级接力泵送,泵送高度达140米。

同时郑皆连院士带领科研团队针对平南三桥建设难度风险高等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并取得系列科研成果,一是在国内首次把“圆形地连墙+卵石层注浆加固”方案成功运用到拱桥建设领域;二是项目运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智能张拉等技术,以力主动控制代替刚度被动控制,将200米高的塔架顶部偏位精确控制在20毫米以内;三是采用装配式、300吨缆索起重机电气控制等技术,对缆索吊装系统进行再升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四是首创《基于影响矩阵原理的钢管混凝土斜拉扣挂一次张拉计算理论》,有效解决大桥拱圈线型控制难题;五是开展密闭空间内可灌性差的砂卵石层固结灌浆技术研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新型斜拉扣挂缆索吊装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研究、C70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灌注、管内混凝土全过程真空辅助四级连续泵送等多个科研攻关课题,并获得《一种施工缆索吊塔架位移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拱桥基础的施工方法》等9项专利。

平南三桥合拢后,郑皆连院士主持召开平南三桥主拱肋管内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会,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并达成共识,形成评审结论,就下一步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平南三桥建设接下来将进行管内混凝土灌注等工作,有望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编辑:刘娜利

上一条:平南三桥突破最大难关 主拱两翼亲密“吻接”(2020-01-12)

下一条:我校召开2020年外事工作会议(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