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农发院“科技引擎”助力脱贫攻坚(2020-07-02)

来源: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     文字作者:张正淳    图片作者:农发院    发布时间:2020-07-02    阅读数:

字体: [ ]

扶贫先扶智,科技助攻坚。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校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农发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六大攻坚行动”部署安排,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优势,通过产业帮扶、项目合作、技术培训,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激励政策,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探索科技赋能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助力打造脱贫攻坚示范典型、乡村振兴“西大”样板。

原来名称也丢了

产业帮扶求“精准”,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脱贫攻坚以来,农发院集中部署安排全校“十三五”贫困村科技特派员97人,积极服务自治区172个贫困村,涉及66个产业。在那坡,农发院派遣水稻、桑蚕、油茶、芒果、香蕉、柑橘、生猪、肉牛、花椒、猫豆等产业专家积极对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村开展驻点指导、精准施策,手把手、面对面传授种养技术,特别是针对那坡产业发展规模化不够、技术性不强的劣势,提出“科技创新提品质、精准帮扶增收益”的产业发展理念,在确保不增加农户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产量品质,助力增产增收。2020年上半年,经过产业带动,学校对口帮扶的6个贫困村全部实现特色产业覆盖率90%以上,62户预脱贫户全部实现年人均收入达标。农发院通过科技特派员服务到村、精准到户,围绕当地区域特色,量身订制产业帮扶计划,用专业技能和科技智慧,带活产业致富乡村。

原来名称也丢了

项目合作求“长效”,服务县域科技创新

针对地方技术难题和产业需求,农发院积极建立“校地合作”项目库,有针对性地实施实用性强、区域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科技专项,服务贫困县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形成新突破。在都安,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广西大学韦英明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广西肉牛肉羊产业创新团队持续加强校地合作,联合都安县牛羊养殖龙头企业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探索大石山区牛羊现代生态养殖新模式,通过生态栏舍、发酵垫料、生物饲料、粪尿固体有机肥技术方案的实施,创新性地实现养殖低消耗、零排放,既实现了产业发展又保护了环境,推动都安县肉牛养殖从9.27万头发展到近15万头,引领广西现代肉牛生态养殖创新发展。

技术培训求“实用”,培养带不走的“土专家”

不同于以往农技培训的“PPT教学”,农发院专家队伍大力倡导实施“田间课堂”、“栏舍课堂”,在油茶地、果园、蚕房、牛棚、猪舍等生产一线,专家和种养农户一起探讨生产问题,把培训课堂从大学下放到乡村,从教室搬到田间,把基于先进理论的种养技术本地化,让农户看得清楚、想得明白、用的顺手。得益于这种“亲民”的技术培训,不少农户快速掌握了新技术、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2020年上半年,农发院组织专家12人,深入那坡28个自然村,开展产业扶贫科技讲座32场,涉及桑蚕、油茶、生猪、肉牛、芒果、猫豆、柑橘等7个产业,培训农民近2000人,其中不乏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技术能人”,切实担负起指导当地农业生产的重任,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得到了专家和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农发院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培训了村一级农业技术员30多人,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科技帮扶力量。

编辑:刘娜利

上一条: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20-07-02)

下一条:【庆祝中国共产党99周年华诞专辑(二)】颂歌铿锵(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