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我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引发师生热议(2021-03-15)

来源:研究生院     文字作者:师生    图片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5    阅读数:

字体: [ ]

3月14日,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我校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加快我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引发师生热议和讨论,大家或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立足学科特点,分享学院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做法,或从教与学的角度分享心得、提出建议,充分发扬“西大人”精神,为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秦法:

近年来,学院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广西、放眼全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质量研究生。5年来,学院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来源刊34篇(含扩展板),北核19篇,《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5篇。获得各类课题立项20余项。26名硕士考取博士研究生,应届生升博率为13%。15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3人荣获广西大学“优秀毕业生”、5人荣获“广西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毕业生”,13篇硕士学位论文被授予“优秀学位论文”。自治区学位办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全部为合格或优秀,未出现“问题”论文。经过多年建设,学院探索出一条“以研究生教育促进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助力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实现了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有机融合。

一是严格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的基本要求。学院把落实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基本要求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突破点。从日常管理到学术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导师要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留痕”指导;导师不仅要指导做学问,还要指导如何做事、做人。要求导师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全额发放了研究生津贴。

二是进行研究生教育前置。在确定录取后,由二级学科负责人根椐本学科方向,制定书目,与录取通知书同一时间,寄一本学科方向经典著作,让硕士生在正式入学前这段期间(大约四个月左右)进行研读,并撰写一篇6000字学术论文,入学后由各二级学科负责人组织该方向导师听取汇报并评阅,提出修改建议。博士生由导师布置具体书目,进行研读并撰写一篇10000字以上学术论文,入学后汇报,由全体博士生导师进行评阅,提出修改建议。

三是建立博士生研修室、硕士生自修室。学院先后腾出8间办公室,为每一位博士研究生配备学习卡座,每间6人,一人一卡座。以每年招生12名,四年48人。考虑四年不可能都毕业,又增加了2间,现为10间。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了“马恩书屋”,“习书屋”等四间高质量自修室,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习空间。

四是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术素养养成活动。学院层面:每周二、六晚,由分管学科副院长组织,由知名教授进行领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科层面:由二级学科负责人组织本学科导师和硕博生,每周进行一次本学科方向前沿理论研讨。

五是打造优质学科教育平台。学院先后于2017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9年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共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经验研究合作基地”,2020年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基地”,2021年与新华网合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建设研究中心”。实现本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学院拥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点。(直博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4-6年。硕博连读,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通过打造优质的学科教育平台,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

六是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学院与越南社科翰林院等签订了研究生合作培养协议,主要考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越南的实践。按照协议,学院硕博生可到越南社科翰林院研修3个月至2年,提供食宿,双方互认学分。越南社科翰林院有36个博士专业,可以任意选修。

七是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优化科研团队。近年来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及当今前沿问题,重新规划学科布局,凝练发展方向。并根据每位老师的基础,优化科研团队。目前学院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研究重点打造了11个学科发展方向和团队,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八是研究生教育有机融入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学院在教育全过程中融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强化每一位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研究生自觉将个人职业发展同国家需要相结合。2016年-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毕业研究生共186人,其中到西部地区就业98人,占比53%。涌现出一批扎根艰苦地区、服务基层群众的优秀代表,如,2014届硕士毕业生李国华,扎根一线,到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泽普镇人民政府做基层公务员;硕士研究生王万奇,带领同学们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志愿服务近2万小时,进行家访60余次,行程1200余公里,足迹遍布13个乡镇,60多个村屯,讲解脱贫策略、传授脱贫技能、介绍脱贫项目,有效扭转了“不敢脱贫”“不会脱贫”“不愿脱贫”的观念。近年来,学院师生共募集教育资金及物品累计80余万元,帮助留守儿童3200余名,捐赠东兰县龙华小学10万册图书,建“希望公益图书室”。

九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指示,落实终身学习理念,建设学习阵地。

搭建阅读平台,实现“悟”“读”“研”的统一,提升文化自信、筑牢价值立场。以研究生社团“唯理社”为主体,以理论学习、实践探索为“两翼”,开展实践育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采取“学习+诊断+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阐释现实问题,把理论知识学习落实到实践之中。引导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反思、在认识上交锋、在生活中运用,依托唯理社开展的“青马班”每年4期,每期100多人,累计达1200余人。唯理社,先后荣获全国“百佳社团”“百佳理论社团”、大学生暑期实践优秀团队,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正:

土木工程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研究生教育在一流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把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土木领域高层次学术和专业人才作为我们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校党委书记刘正东的报告中特别提到“内涵发展”,我们学院也尝试针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开展了一系列内涵建设和教育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研究生招生方面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起点,招生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为了提升生源质量,我们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本科生培育和引导,我们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建筑学专业的招生分数线远高于一本线,本科生源质量非常优秀,我们鼓励和提倡学院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将科研融入教学工作,推进导师制,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激发本校学生的读研动力;二是开展系列主题招生活动,我们每年都举行夏令营和冬令营各一次,同时结合系列宣传引导手段,向学生宣传西大土木文化和一流学科文化,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土木工程一流建设学科对区域建设的引领作用和在国家战略工程和区域重大工程科技攻关中所做的贡献,吸引广大优秀生源报考和就读我院。通过上述措施,我院近五年的优质生源率从27%提升到43%,生源质量的提升非常明显。

二、研究生培养方面

研究生培养过程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良好的培养过程控制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我们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思政引领。在所有学院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内容,开设郑皆连院士讲授的《开学第一课》,举办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活动,结合参观世界第一跨平南三桥等重大工程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强化了研究生的家国情怀,提升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原生动力和责任感。

二是坚持重大工程科学问题引导。随着一流学科建设的深入推进,学院服务川藏铁路等国家战略工程和平南三桥等区域重大工程的机会不断增多、服务能力逐渐增强,学院鼓励导师从国家战略工程和区域重大工程中挖掘科学问题,让研究生直接参与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学院近五年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生比例从18%提升至52%。

三是开展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制度体系建设,学院出台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招生资格审定实施细则》、《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文件,明确和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并对课程开设与讲授、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进展汇报等培养过程的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制度体系建设,使每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做到学院有数、学生有底、可追溯、可预警。

四是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立了4个自治区级联合培养基地,推动产教融合,与中铁四院集团等签订了12个产学研合作协议,其中明确设置和落实了具体的联合课程、案例课程库、联合科技攻关和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聘请了48个科研、生产单位的238位专家为我院校外导师;举办导师报告会、杰出校友报告会、研究生创新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以及导师有约、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研究生学术沙龙等系列交流沟通活动,在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提升的同时,保障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研究生毕业方面

研究生毕业环节的质量是对研究生教育产出成果的检验,为保障研究生的毕业质量,我们首先针对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特点,制定了各学科博士生和硕士生、学术型和专业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这些不同级别的研究生的毕业量化成果指标,进而建立了学位论文质量把关和答辩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制度体系,学院在学校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细化程序,在学位论文送审之前,设置了与正式答辩程序一致的预答辩,并对预答辩论文进行院内查重,未通过这两项不得进行论文送审;在答辩后设置院内再评审环节,严格把关论文的修改完善过程,确保将要提交系统的论文的质量。

通过上述内涵建设举措,近五年来我院的博士生毕业率显著提高,优秀论文数翻了两番,研究生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些成绩对我们一流学科建设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在新时期条件下,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学院在下一步将深入领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精神,落实广西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工程建设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战略工程和区域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更坚实的高素质人才支撑。

● 物理学院副院长王祥高:

一、要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为党育人使命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更是一名党员,不管什么时候,立德树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党育人的立场不能改。学校的导师可能在年龄上有老少之分,从专业上有学科之分,但有一点我们是共通的,就是我们都是从年轻过来,我们成长与老师指导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宝贵青年时期大学、研究生这段求学路上和工作青椒时期,良师言传身教对我们人生选择,学业进步,事业规划等有着巨大的影响!“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我也非常庆幸与感谢在这期间遇到良师们!刚入学研究生,平均年龄才22岁-24岁之间,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三年或七年时间选择跟着导师学习工作,他们不仅仅需要学业上的指导,三观也需要我们进行引导。作为研究生导师,一定要坚守立德树人职责的初心,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

在对学生学业从严要求外,我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助推学生提升对党和国家的认识,主动关注学生思想成长、人格塑造,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并配合学院党委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等工作,始终牢记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导师,一名基层兼职的党务工作者为党育人的光荣使命,积极投身培养新时代“五有”领军型人才的工作中。

二、研究生要突出“研”字

从研究生的字面上顾名思义就是从事研究的学生,研究必须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我们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要突出“研”字,引导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刻苦专研,创新科研,加强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我们要为研究生选好题、指导解好题,使研究生在毕业时能提交满意的答卷,真正的担当起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

我们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中,面向重大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基于国家基金项目为学生选好题。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区分培养技术工与研究生的区别,需要根据研究生的知识背景、长处和不足,量身定制课题研究计划,帮助学生发挥强项,补足短板。很多的事实证明,只要因材施教,精心培育每一位研究生,在学生成才的同时也成为我们科研中的得力助力。

三、要加强学科交叉、强强联合

我们广西大学地处边疆地区,虽然单兵作战能力不弱,但区位、平台及队伍建设与北上广的大手笔投入建设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就需要我们走出去,积极的北联、东融,加强与研究强校强所交流合作。我们天体物理、纳米能源物理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纳米所等单位共建了两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也与国际一些知名大学,比如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共同培养研究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如学分互换和学位互认等。还有学生出国进修有较大难度,这成为我们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的弱项。在此,迫切期待我们学校能够给予重视,推进设立研究生出国进修专项,提高研究生交流国际化。

四、对学生好一点,对自已要求高一点

研究生阶段是很多学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让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杜绝学生把时间放在家教上,工作停留在技术工人上。对他们生活上好一点,学习上严一点,形成“学生拼命学”“教师拼命教”的风气。我们研究团队每周导师需与每个学生单独讨论至少1个小时,召开一次小组会和一次大组会,留给学生与导师较充裕的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下,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极大提高,大部分学生毕业时的成果都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毕业学生也获得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青睐。

此外关于研究生源,我们都希望自已的研究生每一位的本科母校都是西大。前几年本校学生第一志愿考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廖廖无几。到去年本校学生上线有到近40多人,今年有近60人。这些都是学生进科研团队,老师本科阶段对学生培育付出的收获,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研究生生源质量,提高了我们的学科建设。

机械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吴严严:

依稀还记得2015年的9月,那是我以本科生的身份第一次踏进广西大学校门,第一印象就是校园特别大,接着的是第一次坐校车、第一次主持项目、第一次组队参加比赛、第一次获得奖学金、第一次从校长的手中接过学位证书……。

光阴荏苒,暮来朝去,转眼之间我成为了西大的一名研究生,从青涩成长至成熟。彼时的广西大学,已从“211”工程大学蜕变成为双一流学科大学和部区合建大学。让我感受到最明显变化是:校园整洁漂亮了、老师们严格了、同学们更努力了,学校的学术“大牛”越来越多了,实验室的设备也是越来越好了。

回想当时本科大四的时候,当得知自己获得了保研资格,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广西大学。为什么要继续就读西大?我的答案是:我就是觉得广西大学好。4年本科的学习时光,让我深深的爱上了广西大学,这里有悉心传授我知识的老师和关心我的同学,我能真实的感受到学校近几年迅猛的发展,我生活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我坚信:自己继续在西大求学,一定能有所作为!

在西大的日子里,我取得了几个“第一”的突破:我带领团队获得了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实现我校“零”的突破;获得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3枚,成为全国获得银奖数量最多的第一获奖人;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以大一学生的身份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打破了当时获得一等奖的全国参赛者最低年级记录;是西大第一个主持2个“大创训练项目”的负责人、西大第一个研究生一年级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

作为一名研究生代表,我面向研究生同学们进行了调研,收集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在此向大家汇报。第一,研究是研究生的根本任务,希望学校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和实验条件,让我们潜行科研,不为实验室空间狭窄、没有办公位发愁,这样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争取好的科研成果,为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第二,希望学校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建议加强我校研究生与国内外大学的学术交流,给予研究生更多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进一步开拓研究生的视野;第三,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大对研究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的扶持力度,出台研究生参赛奖励办法。第四,希望学校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校园生活条件,我们期待味更美价更廉的饭菜和商品,我们期待住宿条件更好,最好能将四人间的宿舍能改为两人间。

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作为当代青年研究生,正好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当代青年研究生,我们既是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参与者和推动者。习总书记教导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此,我向研究生同学们发出号召,让我们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坚定政治信仰,提升学术水平,培养文化素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金兰:研究生创新创造能力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应心怀时代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国家社会前沿需求。校党委书记刘正东勉励研究生“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创造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和实践应用能力。”作为一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我们更应该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关注国家社会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意识,将知识系统应用于实践,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衔接和过渡,努力成为符合国家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人才。

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董云怡:通过线上参加本次研究生教育会议,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关切之情,学校对完善和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视,也更能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研究生肩上的重担。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上,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教育、努力积淀知识、坚守学术诚信、增强综合素质。行动上,我们要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勤于思考,提高科研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社会实践丰富的新时代研究生,为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正: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们要发扬拼搏精神,迈向科研前线。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建设发展,瓶颈的突破都离不开夜以继日的攻坚,既要重视学术成果,又要注重攻坚精神,更要有建设祖国的一腔热血和坚定意志。要做到心怀祖国、敢于攻坚、甘于奉献,成为科研的后浪,时代的先锋。

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林千子: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深受启发,我们一定要顺应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我们要学好“德”字主修课,筑牢理想信念之根基;要学好“才”字专业课,锤炼干事本领之臂膀;要学好“勤”字必修课,坚守淡泊明志之净土。愿我们早日向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蝶变”,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编辑:刘娜利

上一条:【党史学习教育】我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021-03-15)

下一条:广西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