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广西大学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给助理教授们压担子,严格要求他们完成考核指标,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担起重任。
来自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于鹏负责郑皆连院士主持“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材料、装备、设计及施工技术创新与示范”子课题—栓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与此同时他还负责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大型试验平台—足尺工程结构抗冲击试验系统建设。当谈到压力时,他表示拱桥跨径增加使得设计风险,工艺难度,成本都会成倍地增加。在平台建设上,现在正处于一流学科建设关键时期,他更多地感受到时间上的压力。他说道:“同时承担两个‘世界第一’的项目,这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在刚开展科研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实际上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学校虽然给助理教授施加压力,让他们担重任,但同时更多的是给予他们许多机会,帮助他们成长。于鹏表示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该项目,配备齐全大型科研装置,为此还成立专项小组推进建设,协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支持推进相关工作。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于鹏
莫小明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他表示:“我们要化压力为动力,主动对标国内外研究最前沿,努力做出成果”。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政策支持和激励下,莫小明在光电物理与蓝色能源领域取得了阶跃式可喜进展,制备的一价铜卤化物宽禁带半导体单晶,不仅突破了长期以来的荧光效率瓶颈,制备的紫外探测器较传统半导体材料的紫外探测器件在响应速度上有两个数量级的提升。“我们制备的X射线探测器及自驱动LED器件,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可能可以在‘上天’和‘入海’等领域有相应应用。”莫小明充满信心地说到。
“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研究时,压力也会变成动力”,当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元晋秋(已晋升副教授)聊到承担重任的压力时,他表示:“我们也不在乎压力”,对他而言更多是动力。他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2021年12月,我校获批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安宝教授主持申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内在关系研究”获准立项,元晋秋也参与到其中,同时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做到极致,是元晋秋对自己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元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