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机械工程学院尤晖教授研究团队在柔性电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22-03-30)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文字作者:陈远汾    图片作者:陈远汾     发布时间:2022-03-30     阅读数:

字体: [ ]

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尤晖教授研究团队在柔性电子方面,首次提出通过在皮肤上对电极-皮肤界面进行能量调控实现长效粘附的无衬底纹身电极。该项成果,为实现与皮肤完全共形贴合、抗运动伪迹、透气、舒适、长效的心电电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病患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照片2_proc.jpg

尤晖教授(左二)研究团队

《中国心血管报告2020》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现患人数约3.30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实现心血管病早期筛查与及时准确诊断,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由于心血管病发作具有间歇性、突发性、短暂性、危害大的特点,对其及时、准确的诊断需要对心电图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监测分析。穿戴式的心电监护仪在实现长时间心电监测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仪器佩戴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作为信号感知层的关键部分,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长效监测心电电极应该满足两个要求,即电极-皮肤体系的阻抗要尽量小并且稳定,电极要长效粘附且对皮肤友好。现有的Ag/AgCl导电胶电极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科学工作者一直在探索能满足长效监测要求的心电电极。

针对上述问题,尤晖团队深入研究了PEDOT:PSS的可控凝胶/干电极相互转化的新特性,提出在皮肤上对电极进行凝胶和干电极转化,进而调节电极的弯曲能量、与皮肤共形贴合的面积、以及与皮肤的界面粘附能量的方法,实现了能与皮肤完全共形贴合、抗运动伪迹的长效粘附无衬底纹身电极。所报道的电子纹身电极-皮肤界面阻抗和心电测量性能与商用Ag/AgCl凝胶电极相当,并且能通过凝胶和干电极转化把人体的汗液转移到空气中,保持皮肤的干燥,避免皮肤红肿。该研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超薄无衬底纹身的转移方法,快速将超薄、无衬底的电子纹身转移到皮肤上。本项研究在心电监护关键的心电电极上取得突破,为实现与皮肤完全共形贴合、抗运动伪迹、透气、舒适、长效的心电电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对于帮助社会上庞大的心脑血管病患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提出的无衬底纹身电极可用于其他生物电信号的监测,在脑机接口、康复医学、睡眠监测等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以“Substrate-free, Ultra-conformable PEDOT: PSS E-tattoo Achieved by Energy Regulation on Skin”为题,在线发表于电化学及生物物理领域顶级期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为第一单位及通讯单位,机械学院陈远汾助理教授为第一作者,尤晖教授为通讯作者。

编辑:廖善维

上一条:吉利科技集团与上海支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到校调研产学研合作工作(2022-03-31)

下一条:校领导带队开展基础学科建设专题调研(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