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14日,由广西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学术会议在南宁举行,南方科技大学为本次会议的共同主办单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4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维平会见出席会议的院士、专家,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广西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他们在一流学科、土木工程技术攻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广西更大支持和指导,助力广西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常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乃学参加会见。王乃学,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建筑结构分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翠坤,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其东,大会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滕锦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广西大学校长韩林海主持开幕式。大会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陈建飞主持闭幕式。大会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出席闭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出席会议。
王乃学感谢与会的院士、专家和嘉宾对广西大学的关心和指导,介绍了广西大学以及学校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王乃学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当前,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发展,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从源头解决基础研究问题,在土木工程领域开展计算与仿真基础研究,是实现土木工程科学研究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给予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助推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建设发展,推进我国土木工程行业高效、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王乃学致辞
王翠坤回顾了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学术会议的举办历程和中国建筑学会的历史沿革。她指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长期关注学科交叉前沿的学术研究,重视计算与仿真技术作为赋能要素对结构工程的支撑作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分析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要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实现土木工程的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和仿真分析的关注,进一步对既有房屋的建筑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王翠坤致辞
朱其东指出,科学事业发展要遵循“四个面向”。本次会议聚焦数字科学与土木工程学科融合,对促进土木工程向数字化和现代化转型,为建造大跨度、大规模、高强度、低耗能、智能化的建筑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以及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表示,广西科协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希望与会的院士、专家、学者积极献计献策,加快广西科技进步,以科技创新进步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
朱其东致辞
滕锦光在致辞中对第三届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学术会议落户南宁表示祝贺,并从自身研学经历出发,分享了对计算、分析和仿真的认识。他希望加强香港与广西之间的联系,增进土木工程学科的交流,共同开展大跨拱桥方面的合作研究。
滕锦光致辞
陈云敏在致辞中根据本次作报告的内容和主题,结合土木工程学科前沿,对土木工程往信息化、智能化等学科交叉领域的发展表达了期望。他希望会议能够吸引更多从事土木工程前沿研究的专家学者研讨交流,助力土木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
陈云敏致辞
大会为期两天,针对土木工程领域计算与仿真,设置大会主题报告、特邀报告和分组报告。郑皆连院士、陈云敏院士、滕锦光院士分别作了题为《超大跨径拱桥实践与创新》《颗粒可破碎土体本构模型研究》《约束混凝土构件的有限元分析》大会主题报告。我校韩林海教授等专家学者共做18场特邀报告,此外会议还设置9个分会场和1个软件专场论坛,共作42场分组邀请报告和122场分组报告,出版了《第三届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与会院士、专家积极探索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关键技术、平台的发展情况,分组对智能建造、机器学习、数字孪生、建筑工业化等土木工程新兴方向的研究实践情况进行汇报和研讨。
韩林海主持开幕式
郑皆连作大会主题报告
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少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广西大学副校长冯家勋出席相关活动。大会由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研究院、广西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网运河与智能建造研究中心、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跨拱桥建养技术研究中心、大跨拱桥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香港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结构》杂志社协办。
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学术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滕锦光教授和陈云敏教授共同发起,是我国首个针对土木工程领域计算与仿真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前两届大会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在武汉和北京举办。第四届大会将由浙江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