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与一流对标、向卓越迈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思政建设开创新局
牵头成立“八桂高校课程思政联盟”,旨在促进广西高校间课程思政交流与合作。

二、新农科建设有新举措
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农林教育产教融合联盟”,旨在促进中国—东盟国家农林教育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共享。

三、教材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获评广西普通本科高校优秀教材9部,其中一等奖3部,二等奖6部,获奖总数比上一轮多4部。
表1 广西大学获评2024年广西普通本科高校优秀教材名单

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进程加快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7个基地入选自治区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表2 广西大学获自治区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名单

五、多元人才培养有新方法
构建“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三级辅修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2024年辅修学生报名人数较上年提高87%。
六、学科竞赛取得历史突破
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8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首次获得金奖且排名小组第一,国家级奖总数、国家级金奖数、银奖数全区第一。

七、劳动教育有新招
全校26个职能部门设置公益性劳动岗位约3000个,由学生自主选择岗位开展劳动实践。

八、教师教学发展内功增强
获国家级教师教学竞赛奖项5项,获奖数量比上一年度增加3项。获批区级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59项,其中重点项目11项,比上一年度增加4项;获批区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10项,立项数全区高校第一。获评自治区基层教学组织14个。
九、生源质量有新提升
区内物理类专业组最低投档线对应排位同比前移1376名,历史类专业组最低投档线对应排位同比前移1074名,双双位居全区第一。征集志愿数近三年最低。

十、教学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建设“本研一体化”平台,实现本、研教务管理系统数据互联互通。
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谋划工作,以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发展,以更强的责任担当狠抓落实,奋力谱写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