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我校纳米光子学团队在亚铜基手性卤化物钙钛矿非线性光学和圆偏振光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2025-07-07)

来源: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文字作者: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图片作者: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编辑:蒙江勇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数:

字体: [ ]

近日,我校纳米光子学团队在亚铜基手性卤化物钙钛矿非线性光学和圆偏振光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Enhanced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and Self-Powered CPL Detection in Unique Triangular-Tetrahedral Chiral Copper(I) Halide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白云龙,通讯作者为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曾若生。我校为论文的第一单位及唯一通讯单位。这是该团队2025年继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Research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后发表的第三篇手性钙钛矿与偏振探测方面的研究论文。

Cu(I)卤化物钙钛矿凭借其独特的低配位特性多面体结构容易产生晶格畸变,因而展现出独特的手性光学活性,由于不含有Pb元素,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在Cu(I)基卤化物钙钛矿中实现非线性光学响应和高效的圆偏振光(CPL)探测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针对这一瓶颈问题,我校纳米光子学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一维手性(R/S)-MPZCu2Cl4卤化物钙钛矿,该材料呈现独特的三角-四面体构型。基于其独特的晶体解耦股,该材料在非线性光学方面表现出突出的响应能力,其二次谐波生成(SHG)强度达到了KDP的7.29倍,为首个实现三次谐波生成(THG)CPL检测的Cu(I)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其gTHG-CD值为+0.309,同时在零偏压下展现出非常优秀的CPL能力,(R)- and (S)-MPZCu2Cl4的gSHG-CD因子分别达到+0.936/-0.826,这一研究结果为非线性光学和CPL探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图1. (R/S)-MPZCu2Cl4的偏振性能及辐射发光性质

图2. (R/S)-MPZCu2Cl4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图3. (R/S)-MPZCu2Cl4的CPL探测性能

据悉,我校纳米光子学团队是一个立足于学科交叉前沿领域,融合化学、材料、物理等多学科优势的研究集体,在高性能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发光性能及应用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一审一校:孙晓黎

二审二校: 蒙江勇 苏锦春 潘悦凝

三审三校:欧阳雄姣

上一条:我校在2025年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再创新高,跻身全球前200强(2025-07-07)

下一条:我校召开校务服务“一件事”改革暨数据治理工作会(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