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广西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基地承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双良致欢迎辞。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隋岩,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信凌在开幕式上致辞。

赵双良回顾了抗战时期新闻工作者通过红色报刊传播真相、凝聚民心的重要贡献,肯定了广西红色报刊在党领导的新闻工作史上的重要地位,指出2025年学术年会暨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建设学术研讨会是回望历史、致敬先辈、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
隋岩强调了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的重要性,指出这些报刊在凝聚民族精神、传播进步思想、揭露敌人罪行、指导敌后斗争和鼓舞全民抗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希望与会者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红色基因,并推动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事业的发展。
陈信凌以《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周恩来领导下突破新闻封锁、宣传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以及《晋察冀日报》报道“北岳大战小景”和狼牙山五壮士事迹为例,指出这些报刊共同构建起全民族抗战的舆论阵地。他期待通过研讨进一步挖掘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的历史价值,推动红色新闻研究的深入发展。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原所长、研究员尹韵公;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绪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信凌;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春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加彪;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武志勇;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咏梅;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蔡斐;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广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基地主任王仕勇等10位专家学者,分别以《整风历史的大背景与党报成熟的大逻辑》《〈新中华报〉的文化抗战和抗战动员—以〈新中华报〉的晚会报道为例》《全民族抗战时期范长江的〈星岛日报〉新闻通讯及其佚文考》《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框架的最早建构》《延安时期新闻学自主性知识体系的创造性建设》《中国共产党抗战社会动员:以延安为中心的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新闻政策的几个特点》《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妇女舆论宣传对比研究—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为例》《今天,我们向〈新华日报〉学习什么?》《媒介即组织:抗战时期中共“大宣传”实践中的媒介本体论重构与创新》为题作主旨报告。
大会还举行了7场分论坛。师生们围绕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理论与实践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与战时社会动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等议题,深入探讨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的历史作用、理论价值和实践经验。
本次研讨会的开展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化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传播史研究,探讨红色报刊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脉络、时代贡献及其当代价值传承,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20名嘉宾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