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是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具体指导下的全校性学生组织,其下设电声乐队、管弦乐队、模特队、君武剧社、民乐队、舞蹈队、主持人班、合唱队等队伍。大礼堂妙舞飞扬,汇学堂歌声悦耳,君武剧厚载历史,众舞台谱写华章。艺术团以提升大学生艺术素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美誉度为己任,在宣传学校、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艺术团以培养艺术人才、营造艺术氛围、创作艺术精品为要旨,坚持专业性提高与群众性普及有机结合,吸纳了全校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主持、形体等方面有艺术特长的人才,并通过开展各类有内涵、深层次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挖掘和培养起思想政治过硬、艺术水平突出、全面综合发展的文艺骨干队伍,且带动了一批文艺积极分子。艺术团各队伍通过业务培训、实践活动、队内考核、汇报演出等方式,充分调动团员参与活动积极性,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各队伍整体水平,同时使各队伍管理更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促使艺术团向好向上健康发展。
艺术团各队伍成员活跃在校园内外各大型活动现场,为90周年校庆晚会、国庆晚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等学校重大活动积极贡献艺术力量。仅2018-2019学年就参加了各级各类文艺文化活动累计近65场,管弦乐队、国旗班在元旦、五一和国庆升旗仪式上圆满完成了升旗奏乐任务;主持人班在各主持活动中圆满完成了主持任务;君武剧社新排演的话剧《十二公民》《日出》在校内演出取得成功;民乐队协办许畅原创音乐会在校内引起积极反响;主持人班牵头主办的“校园主持人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届,深受同学们喜爱并形成了一定影响力;艺术团各队伍还应各校级学生组织和各学院邀请参加迎新晚会、毕业晚会、各活动开幕式闭幕式等活动……
与此同时,艺术团代表学校积极参加各类艺术赛事,曾获2009年第二届、2018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一等奖,中华经典诵读朗诵比赛广西赛区集体组一等奖,2013年第二届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舞蹈类二等奖,2019年中国—东盟高校原创音乐大赛三等奖;君武剧社获第九届广西校园戏剧节大型剧目二等奖、小戏小品类二等奖、优秀剧本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荣誉,部分团员在个人比赛中斩获了近10项个人奖项,在充分展现我校学子艺术风采的同时,也有力提升了我校校园文化影响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璀璨舞台和亮眼成绩的背后,必然是默默耕耘、艰辛磨练、厚积薄发。在普通同学眼中,或许容易看到聚光灯下的绽放,但在灯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却总觉得艺术团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今天,让我们走近艺术团优秀代表:新闻与传播学院唐启航、艺术学院邓鑫晨、新闻与传播学院王璐、法学院汪聪懿、艺术学院管雅娣等同学的世界,去探究一下艺术团的奥秘。
邓鑫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以书信传情达意、寄予厚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青年写回信传寄语,字字见真情,句句润心田。习总书记的肺腑之言、殷切嘱托深深激励着青年一代奋发有为、勇往直前。我校艺术团正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萌芽发育、茁壮成长。邓鑫晨,就是其中优秀一员。
邓鑫晨,男,我校艺术学院2017级音乐系学生,抒情男高音,主修声乐,辅修作曲。现任校艺术团副团长,班级学习委员。曾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艺术团优秀学生干部、校庆优秀志愿者、2019年香港国际音乐节广西赛区美声组一等奖、2018年中国青年声乐大赛广西赛区美声组银奖等荣誉。
也许同学们会羡慕于邓鑫晨丰富的获奖经历,惊叹于他精彩绝伦的舞台表现,但在邓鑫晨本人看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积沙成塔的日积月累,就不能到达更好的远方,就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对于过往的成长经历,或艰辛,或喜悦,心存感激,且行且珍惜,期待厚积薄发。
进入大学以来,邓鑫晨非常珍惜在艺术学院拜师学艺的机会。课前课后,他经常向老师请教、探讨问题。琴房里,总能看到他勤勉不怠刻苦练习的身影。在专业分流至声乐后,他也遇到过学习上的瓶颈期。“有阵子就是找不到以前的感觉,声喉位置不对,越唱越难受,遇到高音就害怕。”邓鑫晨苦涩地谈起曾经的挫折,但转而感激一笑,说道,“很感谢我的专业老师田昀艳副教授,感谢她极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我攻破一个又一个问题,教给我一项又一项专业知识,在生活中也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照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邓鑫晨深知,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掌握,但学以致用更为重要。正如古人所言:“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于是,邓鑫晨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才干,让所学发挥到最大效用。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不仅担任班级干部,热忱为同学老师服务,而且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声乐比赛和活动等。
校艺术团给了每名成员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分展示才艺的舞台。
2017年,邓鑫晨参加校碧云湖艺术节获自弹自唱组三等奖和美声组优秀奖。同年,因表现突出获校艺术团优秀团员荣誉。
2018年,在中国青年声乐大赛广西赛区获美声组银奖。在学校90周年校庆晚会上,邓鑫晨作词作曲的原创音乐《我在西大等你》引爆风潮,成为校内知名度、传唱率极高的歌曲,“邓鑫晨”这一名字迅速成为“西大网红”。
2019年,邓鑫晨在任职校艺术团电声乐队队长期间,尽心尽力为乐队谋发展,开创音乐制作部,以吸引和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制作原创音乐为要旨;开创媒体部,服务于制作歌曲MV和开展乐队宣传工作。同年,组织举办了电声乐队第一届学生原创音乐晚会,引起热烈反响。邓鑫晨还与同学组团参加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夺得亚军佳绩,并多次参与校社团巡礼晚会、“空谷”晚会等校园演出。
2019年同时也是让邓鑫晨印象深刻的一年。他有幸参演了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创排的大型原创音乐剧《血色湘江》,并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桂林大剧院等场所演出,收获了极佳的舞台表演经验。“能够向这么多业内专家老师学习,和优秀的演员、同学学习交流,已经是我莫大的荣幸了。”在三个月紧张联排的时间里,邓鑫晨倍加珍惜机会,“见缝插针”地训练学习,用最专业的态度去努力呈现最佳的舞台效果。唯吾良师助学子扬帆远航。在此过程中,邓鑫晨也真诚感谢田昀艳老师在演唱技巧、歌唱内容表达等方面给予指点迷津、耐心指导,让他能够以更自信饱满的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邓鑫晨主动作曲并演唱原创抗疫歌曲《每当想起》,充分展现出西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青年担当,激励着人们勇抗疫情、共渡难关。《每当想起》得到了艺术学院赵琳教授在作曲方面给予许多指导意见,得到了学院田昀艳副教授在演唱方面反复帮忙听音、电话教学演唱等无微不至的帮助,还得到了学院邓莹老师、校团委李真老师等相助,邓鑫晨始终感恩在心,溢于言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对于邓鑫晨而言,他的青春之路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但他坚信心中有阳光,脚下便有力量。“感谢一直以来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我将以此为动力,迈向艺术道路更为广阔的天地。”
唐启航:将民族之光照耀到舞台上每一个角落
唐启航的家乡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壮族男孩,从小在浓厚的民族氛围中长大。进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171班就读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学习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并将自己的艺术特长与播音主持专业结合在一起,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与活动,创新性地将壮族元素带到全区乃至全国的舞台上,将家乡的少数民族特色展现给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唐启航在舞台上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壮族特色,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的风采,“要将民族之光照耀到舞台上每一个角落”。2019年作为主持人参与拍摄了共青团中央“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七季第一期,在百色起义纪念馆为全国青年录制了团课内容,他也成为了首个在“青年大学习”中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主持人。
唐启航是一名脚踏实地的学生干部。作为班级组织委员,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热心帮助班级同学解决各种困难问题。2019-2020学年,担任校艺术团副团长。艺术团不仅是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锻炼自己、服务他人、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平台。“我们不仅仅是艺术团的团员,还是学生干部、团队活动的组织者、服务师生的志愿者。”在艺术团中,唐启航与艺术团骨干和成员们通过大大小小各类活动和演出的历练,强化了表演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精诚团结、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艺术团各项工作任务。
唐启航擅于将艺术兴趣与专业特长化作提升自身能力的风帆,不断向更高目标航行。丰富的主持经历,练就了他在舞台上收放自如的本领,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都活跃着他自信的身影。作为分享者和主持人,他参加了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开展的“青春见面会”活动,受得广西各高校青年学子的欢迎;担任广西大学广播电台线上节目“小船的化妆箱”制片人,担任大韩民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广西大学演讲暨文艺演出活动主持人,作为新华网《这就是青春》宣传片大学生代表,作为广西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揭牌仪式学生代表发言,担任广西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颁奖晚会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读书晚会主持人;曾获第十届海峡卫视“声耀平潭”电视主持新人大赛银奖,上海广播电台“明日之星”主持人大赛优秀奖,广西大学第三届主持人大赛亚军,2019广西交通台主持人大赛最佳创意奖、优秀奖,2019全国未来金话筒大学组入围奖等等。
一步一个脚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不断积累,唐启航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
汪聪懿:乘着歌声的翅膀
听,那是谁的歌声?法学院法学专业2018级学生汪聪懿性格活泼开朗,系统学习过五年美声,是学院里的“百灵鸟”。大一军训时,她在训练间隙的休息时间给大家表演唱歌,积极活跃气氛,引来其他连队驻足观看、鼓掌喝彩。2019届法学院毕业晚会上,汪聪懿深情演唱《我爱你中国》,成为学院里一抹靓丽的风景。2019-2020年新生开学典礼“青春告白伟大祖国”活动中,汪聪懿作为主领唱,带领2019级全体新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燃起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学校团员青年红歌合唱比赛中,汪聪懿作为校艺术团合唱队队长,带领合唱队倾情演唱《祖国慈祥的母亲》和《天空》,有着不俗的表现。
2019年上半学期,汪聪懿应邀参加学校“雨无声”主办的“观雨诵经典”主题晚会,演唱歌曲《九儿》。她一袭红裙,翩翩而至,歌声嘹亮,绕梁不绝。身边的那片田野,充盈着稻花香,在汪聪懿时而悠扬时而高亢的歌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高粱熟来红满天,仿佛看到了九儿倔强的身影,仿佛回到了爱恨交织的年代,共同沉浸在优美的歌声里。
汪聪懿在2019-2020学年任校艺术团合唱队队长,不仅合唱专业能力过硬,工作能力也很强。在上任的第一个月就带领合唱队参加了两次校级大型文艺活动,表现优异,广受好评。曾获校艺术团优秀干部、五四优秀学生团干等荣誉。
汪聪懿认为,合唱队里每一个伙伴都不能掉队。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汪聪懿作为队长,一直很关心队员的训练情况。她经常和队员们谈心聊天,了解队员们学习合唱曲目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给予帮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难以见面,但汪聪懿也没有放松合唱队的训练,要求大家上传歌曲录音,再给予指导和建议,促使合唱队水平提升,为大艺展和未来的专场音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聪懿既是合唱队队长,更是艺术团的积极分子。在校艺术团考核大会暨迎新晚会中,汪聪懿工作认真积极,担任整场晚会的舞台监督,负责整场晚会各队伍的调度和舞台的整体管控工作。她耐心细致,工作起来有条不紊,帮助各队伍妥善解决演出中的实际问题,为整场晚会的圆满成功贡献了力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汪聪懿始终相信,只要努力着,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前走,那片熠熠星河,总有一日就在眼前。
王璐:谈吐取决于学识,行动取决于习惯
校艺术团不仅以艺术为根本,以品牌为特色,以培养文艺骨干为宗旨,更以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为方向。王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正是艺术团成员服务社会、体现青年担当的一抹剪影。
王璐,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7级学生。曾任校艺术团2019-2020学年模特队队长,任职期间工作表现优异,组织带领模特队积极参加活动比赛,获得校艺术团优秀干部荣誉。
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思想取决于性情,谈吐取决于学识,行动取决于习惯。王璐认为,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理想信念、培养好的性情、掌握扎实的本领、培养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王璐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以优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抓住每一次实践机会加强学习历练。
在艺术团中培养起来的学生骨干,在社会现实中往往能应急而动、临危受命、遇难而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返乡大学生,王璐心系人民群众,激发了自身作为一名大学生和共青团员的热血与行动自觉,志愿加入街道社区志愿者行列,服从街道社区调度,竭尽所能协助做好抗疫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服务人民与社会尽己微薄之力。
王璐的家乡是一个繁华喧闹的小镇子,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不高,加上春节期间返乡人员较多,鱼龙混杂之下无形中给抗疫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给志愿服务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时,王璐充分体现出了作为一名艺术团模特队队长的气质与仪态,都会用耐心、细心、温和的态度为居民答疑解惑、帮助解决问题。
抗疫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但王璐毫无怨言,且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充分展现学生骨干的才干。王璐不仅走上街头,张贴公告,向父老乡亲分发《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致武汉返乡、武汉返凤同胞的一封信》《疫情防控明白纸》《疫情防控通告》等防控宣传资料,还借助微信群等形式,反复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居民正确理性对待疫情,不传谣、不信谣,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终做到了街道社区宣传全覆盖,使居民知晓率达到100%。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抗疫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街道社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中的老党员们给了王璐很大的感触和帮助。她是当地志愿者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也是最年轻的一名志愿者。当地党员干部们给王璐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他们教会王璐如何更好地融入基层,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抗疫期间,王璐也更近距离、更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重量,更深刻领悟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国家和社会有苦有难时,中国共产党员总是先上。王璐想,这就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
国家曾经的苦难已经被无数先烈先辈负重抵挡在新世纪之前,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乘着祖国高速发展快车、无忧无虑成长的青年一代,所遇见的所谓挫折根本不值一提。“守好社区净土,为居民负责,为政府分忧,为抗疫出力”。纵然有家人的担忧,但王璐怀着“决不退缩”的坚定信念,努力想成为社区群众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哪怕力量再微小,她也要坚持下去。
管雅娣:教之以舞,调畅其精神而涵养其心术
管雅娣是我校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后被保送至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曾任校艺术团副团长,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委员,2016级舞蹈学班班长。曾获校优秀毕业生,多次的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
管雅娣学习成绩优异,注重培养综合能力素质。在专业上,精心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舞蹈专业技能。对文化课学习不松懈,认真学好每一堂文化课,不断夯实文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对传统民间舞的兴趣,通过实地采风和调研,撰写了学术论文《论民间舞蹈元素融入广场舞的价值体现与发展策略》并见刊发表。
管雅娣热衷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大一暑假期间,参加了艺术学院防城港市上思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为期九天的“三下乡”志愿服务,并协助举办了一场纳凉晚会,受到当地群众广泛好评。在校期间,她积极投身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获学校90周年校庆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大韩民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广西大学演讲暨文艺演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在参加志愿活动的同时,她坚持进行公益资助,从大一至今,将自己勤工俭学所得,一对一资助于一位自闭症小朋友。当看到孩子清澈明亮的眼神时,她坚信,这是一种爱心与力量的传递。
“教之以舞,所以均调其血气而收束其筋骸,调畅其精神而涵养其心术”。小时候对支教老师的敬佩,和渴望为祖国教育扶贫事业贡献力量的情怀,使她十分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参与支教工作。在一次与学姐的交流中,她得知了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于是她积极报名参加。在荣幸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后,管雅娣充分运用舞蹈专业能力,积极投身于支教活动中。她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贫困山区的艺术水平,给孩子们带去美育教育,开阔孩子们的视野眼界,让孩子们认识舞蹈、热爱舞蹈,从而感知艺术的美好。
“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我。黄文秀同志始终保持着奋斗者、奉献者的姿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人生路上奏响了属于自己的华章。”管雅娣说,她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发扬西大学子勤恳朴诚的优良品质,乐于奉献,竭尽所能,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艺术梦想。
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广西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成员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艺术之魂,用优雅的姿态筑就校园文化,用动人的旋律闪亮青春舞台,用真诚的付出关怀社会民生,在追梦路上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摘自广西大学报6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