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大要闻  >  正文

【抗击疫情 我校在行动】(四) 致敬!战“疫”中的西大排头兵(2020-03-19)

来源:党办校办新闻信息中心     文字作者:刘娜利    图片作者:无    发布时间:2020-03-19    阅读数:

字体: [ ]

没有冬天不可逾越,没有春天不会到来。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浩大声势在华夏大地激荡,当抗疫之战在西大全面打响,有一群人,他们肩起重担,冲锋在前,勇敢战斗在抗疫一线。他们心系疫情,不惧危险,心装他人,胸怀家国,忠诚履职,奉献自觉,勇做这场没有硝烟却战势激烈的防控战“疫”的勇士。他们用奋勇向前的姿势站成了林,结成了链,垒起了墙,守住了岗,铸成一条条严密防护战线,汇成这个寒冬里一股股暖流,凝结成西大抗疫的强大合力,为打赢抗疫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他们用实干担当彰显了西大精神、西大风采、西大力量,展示了同心协力、勇于担当、榜样辈出的西大人在特殊时期的战斗风貌。

他们是教职员工,他们是学生,他们是校友。他们中既有党员、团员,也有普通群众。他们在不同地域,不同岗位,以不同身份,用不同方式,勇敢投身看似平凡却意义非凡,看似小事却举足轻重、看似安全却充满风险,没有轰轰烈烈却体现大爱和担当的一件件“战事”,积极奋战在抗疫战线,谱写了一曲曲奋进的西大战歌。他们听过无数声“谢谢”“辛苦了”,他们的回答都是“应该的”!他们的榜样行为,影响和带动着广大师生,众人划桨、攥指成拳,共战疫情、共克时艰——他们是西大战“疫”中的排头兵!

白衣执甲,誓与病毒鏖战到底

中共党员、全国医务工作者中的白衣“战士”、自治区疾控中心“精锐部队”驰援团成员,我校校友陈华凤、石云良、黄彦率先垂范,志愿驰援湖北,他们秉承母校精神,心存感恩,带着母校光华涵养的优秀品质和母校赋予的专业素养,义无反顾,直面生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零距离“对峙”病毒,把党旗高扬在湖北疫情战场第一线,顽强投身医务救治最前线,榜样践行宗旨,誓与湖北人民携手并肩战“疫”到底,为抗击疫情贡献广西力量和西大力量。

★ 陈华凤,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学生,自治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主管技师。

★ 石云良,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自治区疾控中心助理研究员。

两位校友均为第二批“广西对口支援湖北省实验室检测”核酸检测专家。他们并肩出征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防疫前线,在利川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作为距病毒最近的人,出征前,他们郑重佩戴了党徽,亮明身份,用生命担使命,与病毒直面搏击,不获全胜决不罢休。

陈华凤出征前一天,不到两岁的儿子,用小手紧紧抓住她的衣角一直紧跟着她不断地喊着“妈妈”“妈妈”,直到凌晨1点多才入睡。想到随后的一段日子儿子将抱着手机找妈妈的样子,她万般不舍。但疫情防控责任重于泰山,湖北前线更需要她,她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她要把不能陪伴儿子的愧疚和对儿子的牵挂化作力量,和时间赛跑,在与病毒较量中绽放母性光辉,彰显柔情铁骨。她说:越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放松,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石云良报名应征后,新年只与在外地的家人匆匆见了一面便迅速赶回单位,随时待命,听候调遣。他说:人民健康高于一切,作为疾控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

两位校友到达利川市后,顾不上休息,立即前往实验室熟悉环境、工作流程和实验仪器,第二天就直接开始参与新冠病毒实验核酸检测工作。

他们和天津支援队伍以及利川市疾控中心检测人员组成两支检测队伍,每天轮流工作十几个小时,完成了近2000份新冠病毒样品的核酸检测任务,为指挥部的治疗和防控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他们还不顾劳累,放弃休息,积极参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判,认真、细致完成工作日报并上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

★ 黄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技师,第二批“广西对口支援湖北省实验室检测”核酸检测专家,驰援十堰市,在该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零距离“对峙”病毒。

甫一抵达,黄彦就投入当地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由于正值梳理排查密切接触人群紧急关口,单日送检的样本量较大,达200-300份,三个检测组人手有限,而且核酸提取过程很繁杂,一般“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每人至少要连续操作4个小时,所以晚班组员完成实验工作都已近深夜了。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职责在肩,黄彦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干劲十足。

在共同的战斗中,各地志愿者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大家配合默契,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让黄彦深切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他表示,要服从指挥,不辱使命,和湖北人民一起,和志愿者一起,坚决战胜疫情。

编辑:刘娜利

上一条:我校退休党支部、党员获自治区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03-20)

下一条: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到我校调研(2020-03-17)